
值逢王阳明(1472-1529)诞辰542周年之际,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、光明日报社、中共余姚市委和我校共同创办的“阳明讲堂”,于10月30日在余姚正式开讲,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应邀讲学,主讲“王阳明思想与当代价值”。
余秋雨先生首先就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、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尊严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思考。他认为,我们需要传播的是充满温度、令人感动的中国文化,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不中断、连绵五千年的中国文化。文化的传播不能流于琐碎和褊狭。同时,他还认为,我们应该研究的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和精神,探寻中国文化的优势与奥秘,并以此感到自豪和骄傲。
从人类的史前文明到成熟文明;从人类智慧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到帝国时代的秦汉王朝;从南北民族的大融合到登上世界文明至高点的大唐时代,以及延续至宋、元和明清的中国文化,源远流长、生生不息。余秋雨先生在清晰梳理中国文明的基本脉络的同时,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客观的比较、分析后认为,中华文明之所以长盛不衰,在于中国文化具有不远征、不极端、不失序的三个主要特点,同时强调“所有的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”,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就是“做坦坦荡荡的君子”。
由陆九渊创立、王阳明发扬的宋明陆王心学,正是中国文化大河中的一涓激流;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,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大人君子。余秋雨先生认为,王阳明所提出的“心外无物”、“知行合一”和“致良知”,开启了一项心灵建设的伟大工程。生活在悲剧的转型时代的王阳明,作为一个创造者,面对邪恶创造出了善良,在极其不公平的时代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。
本次专题讲座由我校人文学院与余姚市社科院、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。当天,余姚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奚明主持开讲仪式并致辞,700多名宁波和余姚的有关领导、专家,在甬部分高校、中学师生以及我校80余名师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。
讲座前,余秋雨先生欣然为人文学院王臣申院长、吴廷玉教授签名题字并合影留念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听了余秋雨老师的讲座,好像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,必将终身受益。